虽然我们自我认知部分在辽宁省单独考查的情况并不多,11年到13年之间只单独考查了一道题,但是一般会把自我认知部分与其他类型题目相结合出题,所以自我认知部分的学习也是不容小觑,学好自我认知,对于我们答其他模块的题目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结构化面试中每一个模块基本上都有其各自的答题思路,但是对于自我认知部分却没有一个固化的答题思路,因为固化的思路有可能会掩埋我们的个性化的东西。但是我们有一定的答题原则,我们要确保在这样一个原则下进行题目的解答。
原则2——不能有意或者无意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在我们的整个自我认知答题过程中,可能会让考生做个自我介绍这种问题,那如果你一开口就是我是XXX,来自XXX,毕业于XXX,把自己的姓名及来源说的十分清楚明确是我们在面试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的。这一点考生要特别注意,虽然是细节问题,但是绝不容忽视,否则会直接被淘汰掉。
原则3——自我认知与职位的匹配性
其实不仅是在自我认知部分的答题,在我们整个面试过程中都要时刻谨记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所表达的内容不可与职位所需要的内涵品质相违背,要向考官展现我们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优,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展现给考官,这样我们就会赢得考官好感,从而拿到较好的分数。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并且每一种性格特点都有其优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主要是你的性格特点要符合我们所报考的职位。如果你报考的职位是外交部,那显然需要你善于交际,善言谈,如果你再说你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那就不太合适。那如果你报考的职位是会计,这个岗位的性质就决定了需要一个细心谨慎的人,如果你说你的缺点是数学不好,容易马虎大意,这显然是与我们报考岗位所需要的特质背道而驰的,那考官肯定不会像要一个这样的人。
以上只是简单举了两个性格方面的小例子,相信通过这两个小例子,大家可以对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重要性有了宏观的把控,了解职位匹配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要在答题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犯明显的致命错误,注重职位匹配,可更好的帮助我们赢得考官好感,获得好成绩。